夜幕低垂,一轮明月悄然升起,洒下清辉,照亮了万家灯火。中秋佳节,这个承载着团圆与思念的传统节日,自古以来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。诗人们用笔墨抒发着对家人的思念,对团圆的渴望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中秋诗词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经典之作,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。
皓魄当空宝镜升,云间仙籁寂无声;
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;
狡兔空从弦外落,妖蟆休向眼前生;
灵槎拟约同携手,更待银河彻底清。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静谧与美丽。诗人将明月比作宝镜,悬挂在空中,四周寂静无声,只有云间的仙籁隐约传来。诗中“平分秋色一轮满”一句,生动地展现了中秋月圆的景象,也寄托了诗人对团圆的期盼。最后两句“灵槎拟约同携手,更待银河彻底清”,更是将诗人的想象带入了一个奇幻的境界,表达了对未来团圆的向往。
天将今夜月,一遍洗寰瀛。暑退九霄净,秋澄万景清。
星辰让光彩,风露发晶英。能变人间世,攸然是玉京。
刘禹锡的这首诗,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壮丽景象。诗人将明月比作清洁剂,将整个世界都洗涤得干干净净,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。诗中“暑退九霄净,秋澄万景清”一句,生动地描绘了中秋时节的凉爽与清澈,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。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!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苏轼的这首《水调歌头》,是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。诗人以豪放的笔触,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。诗中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”一句,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无限遐想,也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。最后两句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,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。
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,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
苏轼的这首《中秋月》,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丽与短暂。诗人将明月比作玉盘,悬挂在夜空中,展现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美感。诗中“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”一句,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,以及对未来团圆的期盼。
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把酒问姮娥:被白发欺人奈何!
乘风好去,长空万里,直下看山河。斫去桂婆娑。
人道是清光更多。
辛弃疾的这首《太常引》,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月夜的壮丽景象。诗人将明月比作飞镜,在夜空中旋转,展现出一种奇幻而美丽的美感。诗中“把酒问姮娥:被白发欺人奈何!”一句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以及对团圆的渴望。最后两句“人道是清光更多”,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孤影看分雁,千金念弊貂;故乡秋忆月,异国夜惊潮。
手未攀丹桂,以犹卷缘蕉;登楼悲作赋,西望海天遥。
这首台湾民谣《中秋旅思》,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佳节异乡人的思乡之情。诗人通过“孤影看分雁,故乡秋忆月”等句